宜兴教育云

宜兴市实验中学

>学校首页>教师园地>教海探航>内容详情

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发布时间: 2021-12-14 13:46 发布单位: 宜兴市实验中学 浏览量: 3345 【公开】

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宜兴市实验中学   王桂玉

摘要:文章结合初中语文当前教学情况以及思维导图的现实应用价值,从提高初中语文整体教学质量的角度出发,就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运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学习展开了分析,进而提出了加强预习指导、梳理文章脉络、整合重点内容、融入写作训练等策略,希望能够为广大初中语文教师优化教学、培养高质量语文人才带来有价值的帮助。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语文教学;应用策略

引言:语文作为凝结了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一项知识,一直以来都在基础教育环境中处于不可动摇的核心位置,是学生需要加强学习并夯实掌握的学科内容。但伴随着社会环境以及基础教育结构的不断变化,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已然对师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无法取得更好的效果,调整并优化教学模式迫在眉睫,思维导图工具以逻辑清晰等优势在该状态下开始走入师生视野。

一、当前初中语文教学阻碍以及思维导图运用价值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化历史是极为丰富、源远流长的,因此,其衍生出来的语文学科内容也是极为丰富,甚至是复杂、繁琐的。对于初中生而言,虽然已经在小学阶段积累了一定文化知识和语文学习经验,但面对理解难度逐渐提升的新知识内容,他们仍旧会受思维局限、知识储备等因素的影响陷入理解误区,最终出现学习低效、无法把握新知的表现,严重影响其后续学习和发展。这也就意味着,教师有必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充分衡量其思维水平、知识储备量以及思考习惯,不断调整教学方法,采取更适合初中生思维与知识结构的方法引导教学,逐步帮助他们突破语文学习阻碍。思维导图作为一种集图像与文字为一身的思维工具,能够将各项关键信息通过清晰明了的方式展示在学生眼前,同时帮助他们形成更加严谨的思考习惯,不仅有助于初中生对当前语文知识的学习,更是对其后续成长大有裨益,是具有极高应用价值的创新教学手段。

二、思初中语文教学中思维导图具体运用方法分析

(一)加强预习指导,提前分析新知

一直以来,基础教育都较为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在新课改开始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习惯已然成为了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预习对于该目标的实现有一定帮助,同时可以促进学生对新知的探究。因此,为更好地实现初中语文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教师可以将思维导图与预习指导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利用导图工具预习新知。在此过程中,教师甚至可以直接运用导图布置预习任务,将学生需要自主完成的学习任务清晰地展示在他们眼前。这样一来,在清晰明确的指示下提前分析新知,学生便可以对相关内容形成一定浅层了解,进而在课堂上更迅速地进入学习状态、更游刃有余地理解所学知识。

以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邓稼先》为例,教师就可以提前制作思维导图,以关键词“邓稼先”为核心,向外延伸分支,按文章顺序提出“邓稼先先生在28年中是如何为两弹事业鞠躬尽瘁的?”、“邓稼先先生与奥本海默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在民族大义和个人感情中,邓稼先先生是如何平衡并做出选择的?”等问题,引导学生按顺序预习教材内容、分析邓稼先先生的伟大人格、体会文章情感内涵。

(二)梳理文章脉络,挖掘情感内涵

虽然通过提前预习新知,大部分学生可以对新知形成一定把握,但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是,初中生的独立学习和思考能力是存在一定局限的,他们能够在自主预习中获得的有效信息、正确结论是有限的。因此,为避免有限的信息对学生理解全文形成错误引导,教师还需要在课堂上将思维导图工具利用起来,进一步带领学生梳理文章脉络,循序渐进地帮助他们挖掘文章更深层次的情感内涵[1]

以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背影》为例,文章情感极为丰富,学生容易在独立阅读过程中遗漏细微内容,教师就需要在课堂上重新带领他们分析文章各段所刻画信息、分析段落情感,并将分析所得信息依次填充到导图框架中。如此,在教师的指导和思维导图的支持下,学生在精读文章之后,便可以更加明确文章结构和情感表达规律,这无疑可以加深其对于作者想要表达情感的理解,使其产生更深刻的学习记忆。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适当运用小组合作教学方法,先让学生结合导图分支在小组中探究段落情感内涵,再整合小组答案填充导图脉络,以此在梳理文章的同时,加强对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整合重点内容,形成完整体系

再者,思维导体工具还可以应用在重点整合方面。即便在教师和导图工具的辅助下,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提高知识理解效率并夯实对基础内容的把握,但随着所学新知的逐渐增多和时间的推进,他们不可避免地会在课后遗忘部分知识、甚至是重点内容。此时,教师以及思维导图的二次介入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简单来说,教师可以分别在基础教学结束后和课程结束一段时间后,利用新的思维导图框架带领学生总结核心内容、复习文章,以此加深他们对所学内容的记忆、帮助他们建立更加完整的知识体系,降低后续学习无效的可能。

以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例,教师就可以先在课堂教学结束后,结合核心情感“诗人身处困境却忧国忧民的崇高精神”,引导学生总结“哪些诗句体现了诗人杜甫的穷困潦倒、生活无奈和忧国忧民”并绘制思维导图。这样一来,他们必然可以对全诗结构和情感变化形成更扎实的把握。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将完善后的导图以电子照片的形式发送给学生,以此为其后续自主复习提供支持,并在几日后结合导图框架设计二次复习活动,围绕关键信息“杜甫的忧国忧民”提问并要求学生在不查看导图的前提下回答。如此,不断以清晰的知识脉络为支持复习重点内容,学生的知识体系必然会更加完整、扎实。

(四)融入写作训练,指导谋篇布局

最后,就是要将思维导图工具与写作训练进行融合,加强对学生写作水平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不可分割的两个组成部分,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因此,在重视思维导图在阅读领域的应用之外,教师还需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练习写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作文话题先在头脑中构思自己想要书写的内容,再要求他们将其在导图中简要地进行呈现,即“列出写作大纲”[2]。这样一来,学生的写作思路在导图支持下变得更加明确,偏题、跑题等问题在极大程度上得以规避,其作文质量必然会更高。与此同时,随着“利用思维导图列写作大纲”习惯的形成,在“容易写”和“写得好”之间形成良性循环,学生的写作水平也可以轻松实现质的飞跃。

以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议论文写作训练为例,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先将想要议论的内容、自己支持的观点、哪些信息可以证明自己对该观点的支持简要列举在思维导图中,再引导他们围绕导图呈现的信息思考“这样写是否合理”,最后落实写作练习,以此提高其内容的合理性和谋篇布局能力。

结束语:总而言之,将思维导图工具应用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将其渗透到课前预习、文本分析、知识总结、写作训练等各个环节中,有助于理清学生学习思维,帮助他们建立起系统的知识体系,对其整体学习效率与质量的提高大有助益。初中语文教师应对此形成正确认识,积极利用思维导图工具组织教学,以便更好地推进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学习和成长。

参考文献:

[1]毛文进.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林区教学,2019,02:55-57.

[2]胡佳军.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刍谈[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05:186.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1255号    苏ICP备17028899号-2  
版权所有:宜兴市教育局     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       技术运营支持: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