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市范道小学

教师园地教师文章

浅谈三年级心理健康教育(吴梦迪)

发布时间:2024-01-10 13:16 栏目:教师文章 发布单位:宜兴市范道小学 点击量:1434 【公开】

               浅谈三年级心理健康教育

现代社会高速发展,人们更多地着眼于物质文明的充实,而忽略了自己的内心。身体健康是船,心理健康是帆。心理健康是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基础。小学三年级是学生从低年级转向中高年级的关键时期,是小学教育的重要阶段。然而,在成长过程中,三年级学生经常会遇到一些心理问题。因此,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发展尤为重要。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正确地认识自我。班主任作为班级教学工作的组织者,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          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1、评价事物比较片面

三年级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对不同的事物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但他们心智发育还没有成熟,充满了好奇心,评价事物比较片面。同时,在接受别人评价的同时,孩子们产生了自信心和自豪感。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同学会通过优异的成绩展现自己。而有的同学则会做一些哗众取宠的行为,显示自己的存在。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互联网等技术的广泛运用,小学生接受信息的方式变得多种多样、但他们并不能正确地对待接收到的信息。甚至,有时候他们会模仿这些信息中的行为和说话方式。一些不良的“网络烂梗”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习惯,甚至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2、人际交往能力差

三年级学生的情绪控制能力有限,遇事很容易激动,常常会把一些小事放大。当产生矛盾时,有些同学就会口吐芬芳,甚至会用“拳头”说话。同时,这个阶段的孩子以自我为中心,性格比较任性,遇到分东西、排队等事情时,不愿“吃亏”,喜欢论输赢。这就导致学生在与同学的日常交往过程中,容易发生摩擦,因为情绪影响做事的效果。

部分同学的性格比较内向,心理素质较差,不太敢主动与其他同学交朋友,有困难也不敢向同学或教师请教,导致他一学期下来仍然无法融入集体。

3、“小大人”要求独立

   随着年龄的增长,部分孩子开始拒绝依赖父母,渴望被像个“大人”一样对待。而父母包办一切的行为让他们很苦恼。相互之间缺乏了必要的沟通与理解导致亲子之间出现隔阂。在独立性增强的同时,他们的能力并没有显著提高,渐渐地会出现不自信等心理问题。

 

二、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1、三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逐步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独特的品质,能够正确地评价生活中的信息,避免“网络烂梗”的荼毒。

2、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感受学习的乐趣,同时能够正确面对成绩,认识到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办法总比困难多,正确的面对挫折、面对厌学等负面情绪。

3、在人际交往方面,三年级学生需要、乐于交往,文明礼貌地与人交流,认识到人与人之间交往总会有一些小矛盾,我们需要冷静地合理地把阻碍我们友好交往的“刺”拔掉。

4、学生和父母相互理解,敞开心扉,构建交流的平台。在轻松温馨的家庭氛围中茁壮成长。

 

三、          班主任如何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

一方面,班主任可以开设心理健康相关课程。课堂的开设要能够吸引学生的目光,让学生愿意学,主动参与。通过做游戏、看动画短片等多种多样的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课堂中正确认识自己,从而更好的解决心理方面的烦恼。例如,在上《夸夸我的好朋友》这一课时,可以组织《赞美说出来》的活动。两个小伙伴面对面,发现对方的闪光点并夸一夸。让孩子们通过活动感受被赞美后的积极情绪,并学会赞美别人。

另一方面,班主任要合理利用晨会课、班会课等时间,组织答题竞赛等活动,让每位学生参与其中,对网络信息的好坏进行判断。同时,班主任可以让学生留心生活,收集生活中不当的“网络烂梗”的使用,分小组进行演讲,这样的活动恰好满足了三年级孩子的“好奇心”。让他们在比拼的过程中,向“网络烂梗”说“不”。

兴趣社团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例如我们学校的乒乓球社团、葫芦丝社团等都可以带着孩子们寻找到自己的一技之长,帮助学生不断树立自信心,积极向上。

2、加强心理知识的学习

学校的心理教师队伍是需要多渠道、多途径培养和打造的。班主任老师可以多多参与心理专业知识培训,多多聆听与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名师讲座,同时也可以向其他兄弟学校学习。这样既拓宽了教师的视野,又丰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科技的飞速发展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资源,网络的使用也可以帮助班主任老师成长。在网上教师可以找到专家授课实录、优秀心理教育教案、随堂笔记等优秀资源,利用课余时间加强学习,从中汲取丰富的教育经验,从而不断提高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3、及时发现并疏导学生压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培养人,首先就要了解他的心灵,看到并感受他的个人世界。”每个学生都是在不同的环境中成长的,他们具有差异性,这就要求教师做到因材施教。首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目光更多地放在学生身上,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适当的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孩子解决心理健康问题。

比如,我班的唐志强和王宇哲两个同学的性格就截然相反。唐志强同学很调皮,总喜欢在教室追逐打闹、尖叫,但他又很害羞会把老师的每次表扬记在心里,对于这类学生恩威并施的方式恰好合适,在批评指正他行为上的缺点的同时,不吝啬对他竖起“大拇指”。而王宇哲同学受家庭影响性格内向胆小,不敢说话,很少与老师交流。此时教师就应该以积极鼓励为主,主动与孩子交朋友。

学生的压力有一部分来自于学习。教师应根据三年级学生的特点,合理地设计课堂环节,用一系列有趣的实践操作、互动交流等活动吸引孩子们的目光,营造轻松有趣的课堂氛围,让他们发自内心的热爱学习,感受知识的魅力。同时,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自己的态度和语言措辞,不要把孩子和其他人比较,尊重每一个学生,适当地赞美和批评,拒绝督促、威胁等“精神虐待”。面对考试的失利,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帮助学生找到问题,为他们提出建议。

4、构建良好的班级文化

良好的文化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保护作用。一个良好文化的建设是需要长时间的努力。

优美的环境有利于净化心灵,启发智慧,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合理利用好教师的每一个空间,为孩子提供整洁美丽的学习环境。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级公约是班级文化建设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有了班规才能更好的约束学生的言行,避免出现不文明的现象。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以表扬为主,同时对违规的同学进行适当的批评。通过表扬为孩子们树立一个个学习的榜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5、父母的陪伴至关重要

孩子除了与老师同学学习相处,更多地时候是与家长在一起生活的。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陪伴往往是最重要的。一个和谐美好的家庭氛围可以帮助孩子发展健康的心理。因此,每位孩子的家长要努力营造轻松、温馨、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为孩子打造一个温暖的心灵港湾。在日常的生活、交流过程中,给予孩子包容和鼓励,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用一次次“大拇指”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考虑到这个阶段的孩子渴望成为“小大人”的特点,在和孩子讨论的前提下,一起完成一张时间安排表,并按照安排表活动。同时也要教育孩子合理运用电子产品,帮助孩子抵抗网络信息的“诱惑”。对孩子而言比起物质的需求父母的陪伴更重要。适当的运动可以锻炼孩子的体魄,可以拉近亲子之间的距离,可以养成积极的心态,拒绝做“宅男宅女”。

老师和家长是孩子前进道路上的双桨,所以要保持密切的联系,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问题,统一步调,从源头解决问题。同时,班主任要做好协调工作,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孩子走进家长的世界,让家长走进孩子的心灵,为他们构建和谐交流的“立交桥”。

 

四、          总结

焦玉兰曾说:“用行动和爱去浇灌,让每一个孩子的人生开出多彩美丽的花朵。”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漫长的工作。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采取适当的方式,保持充足的耐心,用爱和行动呵护每一朵“花”。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版权所有:宜兴市教育局     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       技术运营支持: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1255号    苏ICP备17028899号-2
学校地址: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     联系电话:18551043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