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园地教师文章

浅析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3-12-20 09:16 栏目:教师文章 发布单位:宜兴市丁山第二实验小 点击量:2804 【公开】

丁山第二实验小学  殷蕾

摘要:数学是一门抽象性的学科,小学生由于认知水平的限制,对数学的理解必须依靠实际生活和具体情境。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包含“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强调教育和生活的紧密结合,该思想对小学数学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前、课中、课后等多个方面应用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有助于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和发展实践水平,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小学数学教学

 

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随着现代教育理念不断发展和完善,在大力推进“双减”政策和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不再依靠传统的教师说—学生听的模式,也不再满足于重复的机械训练和记忆,而更加强调对数学知识的活学活用。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强调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可见,生活教育与学科教育相结合已然成为发展趋势。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小学生的身心发育尚未完全,其思维能力仍然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仅依靠教师枯燥乏味地讲解,他们难以快速、准确地理解数学知识。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为小学数学教学发展指明了方向,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书本上的学科知识相融合,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引入,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设计亲身体验的实践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感悟数学知识对生活的价值。

1、在情境设计中应用生活教育思想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研究符号运算、形式推理、模型建构等等,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对于小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理解上的困难,容易导致学生产生数学枯燥乏味的厌倦心理,从而学不进数学,学不会数学。

因此,教师需要让课堂活起来。在教学设计中创设生活化情境,让学生从生活中感知数学知识,体会数学规律,在主观能动性的驱使下,学生能够主动去探索数学知识,转变对数学的态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认识角》一课中,创设这样的情境:“线段三兄弟手拉手出去玩,但是突然最小的弟弟被一块小石头绊倒了,摔了出去,两个哥哥没有察觉,仍然手拉手往前走,这两个哥哥构成了一个什么图形?”由小故事引入,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并且故事具有生活气息,学生容易理解。

再比如,在教学五年级《小数混合运算复习》一课中,创设串联整节课内容的大情境,以“超市购物达人”为主题,由一张被墨水沾污的购物小票引入,在探究购物小票的过程中,逐步复习小数的四则运算。该情境贴近生活,让原本单调乏味的数学计算变得生动形象,对高年级学生来说也不乏趣味,从中不仅能学到数学知识,更能体会到生活中数学的妙用。

2、在教学环节中应用生活教育思想

目前传统的教学手段——“填鸭式”教学已经不适应现在的教育发展,学生也不再喜欢以教师讲解为主的课堂。曾有一项调查研究表明,学生更加喜欢幽默风趣、大方温柔的老师,学生更加喜欢充满活力,形式丰富的课堂。

因此,教师需要创意思维,在课堂教学环节中运用高科技手段,通过多媒体软件或者互联网一体机等设备,为学生展示丰富多彩的生活化图片,演示生动形象的动画效果,甚至可以让学生亲自上台体验,小组交流合作,开展游戏比拼等等,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全身感官,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印象。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和与积的奇偶性》一课中,为了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多个数相加的奇偶性,设计全班同学的互动活动,分发给每一位学生代表奇数或者偶数的点子图,让他们自由配对组合,从而探讨出和的奇偶性。相对于直截了当地说明,该活动寓教于乐,将学生课间常玩的配对小游戏与探究活动相结合,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知识的成就感。

再比如,在教学五年级《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课中,教师需要思考如何将原本枯燥乏味的计算课上得生动形象。在这一课中,可以以折纸活动引入,利用多媒体展示精妙绝伦的折纸作品,让学生主动尝试,自己动手折一个分数,并且和同桌折的分数比一比,看一看相加起来是多少,并且可以通过折纸展示算理,让学生明白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加减,必须要通分成相同分数单位之后才能相加减。通过动手操作和动脑思考,学生能够在实践操作中体会分数加减法的运算原理,感悟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在作业练习中应用生活教育思想

课堂教学虽然重要,但是也需要课后的作业练习巩固。传统的作业练习往往以不断地做题为主,这种单纯地机械式练习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是不利的,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不会得到锻炼,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也仅限于书本内容,无法真正应用于具体的生活实际。

因此,为了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力,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不仅要布置一些基础巩固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复习课堂上的新知,同时也要布置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并且具有探究性的综合问题,在做到分层教学的同时,促使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完成作业,从而不断增强学生探究能力和应用能力。

如教师在上完《折线统计图》一课后,课堂新知不是很难,并且练习题目比较少的情况下,可以向学生布置自主设计一张折线统计图的作业。教师可以为学生设定一个主题,比如:询问爸爸妈妈家里的水费开支,制作一张一年内每个月家里用水费用情况的统计图。通过这项作业,学生能够进一步巩固折线统计图的组成内容和绘制方法,利于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并且学生与父母沟通,也能增进与父母的关系,作为家里的一员,了解家里水费开支情况,能更好地感受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又比如在上完《认识年月日》一课后,为了让学生对课堂重难点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可以布置学生自制年历的作业,通过网上搜索资料,小组合作等形式,制作一份自己生日那年的年历。通过这样的作业,让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在巩固知识的同时,也增加了小组合作交流能力,让学生感受到合作学习的优势。

在拓展实践中应用生活教育思想

陶行知老先生强调“教学做合一”,意为小学数学教师不仅需要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拓展学生思维,更要开展行之有效的教学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达成老师教、学生学以及学生实践应用的有机统一。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出于学生学习能力和教学内容安排的问题,很难在课堂中补充数学文化方面的知识,无法拓展学生的思维。此外,在传统教学模式下,为了学生的安全考虑,教师往往会放弃与数学有关的实践活动。这些顾虑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却不利于提升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学生无法真正从生活中感悟数学色彩。

因此,教师需要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户外,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生活实践,如果条件有限,可以邀请学生家长进行帮助。这类实践活动有助于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让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鲜活灵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升与毫升》以及《克与千克》一课中,可以带领学生走进超市,观察超市商品包装袋上的标注,是多少升还是多少毫升,是多少千克还是多少克,并且让学生感受1升或者1毫升有多少,1克或1千克有多重。教师还可以举行一个比拼活动,比一比谁先找到500毫升的饮料,或者谁先找到1千克的物品。在快乐的购物和游戏中,体会容积单位和重量单位。

再比如,在教学《确定位置》一课时,教师可以不仅限于书本上的图片、教室里学生的座位来带领大家认识方位,也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就在学校附近,让学生辨别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带领学生观察学生周边的店铺或者标志性建筑物,并让学生说一说它们分别在学校的哪个方向。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认识方位和确定位置,可以让学生把学校附近的方位图画下来,在实践活动中感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可见,目前小学数学教材中有很多知识点与我们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对身处小学数学教学一线的我们来说,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看到学生存在的思维能力弱、理解能力不足等问题,在日常的情境设计、教学环节、作业练习和拓展实践中,渗透和发展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更要改变自身的思想观念,深刻理解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让学生感悟数学的魅力,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参考文献 :

[1]  王利梅.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探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23):36-37.

[2]  陈芳.生活数学,让数学魅力重生——浅谈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J].生活教育,2018(02):77-78.

[3]  陶也矫.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实践途径[J].生活教育,2022(10):94-97.

[4]  吴银珠.源于生活 回归生活——浅议陶行知“生活即教育”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理科爱好者,2022(06):197-199.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版权所有:宜兴市教育局     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       技术运营支持: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1255号    苏ICP备17028899号-2
学校地址: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     联系电话:13506157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