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教育云

大浦幼儿园

>学校首页>教师园地>教师文章>内容详情

浅谈小班美术活动的探索与发现

发布时间: 2023-02-16 13:39 发布单位: 宜兴市丁蜀镇大浦幼儿 浏览量: 1907 【公开】

宜兴市丁蜀镇大浦幼儿园 孙姗姗

摘要:美术活动是幼儿天生就非常热衷的活动,每一个孩子都有表达自我以及表现自我的需要和愿望,语言、肢体动作以及艺术的手段都是表达的途径,例如用自己的绘画来表现幼儿当下的一些感受。在日常的美术活动中,教师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在自由创作的环节中,部分幼儿会长时间陶醉在充满趣味的想象当中,这时的幼儿仿佛插上了翅膀在想象的天空沉醉、飞翔,他们专心致志、兴奋不已,于是才有了跃然纸上。我班以《指南》精神为指导, 结合幼儿园园本特色, 确定自己班级的美术特色, 根据幼儿爱玩的特性, 寓教育于游戏之中, 围绕“感受、发现、创造”三部曲, 本着“材料、创作、评价”三条线, 让幼儿在游戏中找寻、感受、获得美术活动所带来的快乐, 继而能用孩子们自己的方式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

关键词:小班美术;课程游戏化;探索和发现

一、引言

3到4岁的幼儿由于年龄特征,注意力不够集中,自制能力也较弱,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手部的肌肉、骨骼都还在迅速的发展当中,手部的灵活度就有了局限性。随着幼儿年龄逐渐的增长,各方面能力也会逐渐的提高,幼儿便有了想要尝试动手操作的意愿。他们热衷于涂涂画画,鉴于3-4岁幼儿的绘画发展的特征,小班教师应从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着手,以各种游戏的形式,为孩子们创造接触美术、参与美术活动的机会,教师更要鼓励幼儿大胆的、自由的通过绘画等形式表达,从而让幼儿在涂鸦的过程中实现动作协调的发展,并初步感受和发现美。

我园的创园特色就是美术,我们都知道:美术的最终目标就是让孩子们能够用自己的方式去感受、表现和创造美。我们根据园务精神在开学出就制订了相关的班级美术特色计划。那么在课程游戏化的背景下, 如何让小班幼儿能够真正的喜欢美术, 让他们在活动中有所收获?我们从以下几点入手,进行了探索实践, 同时也有所发现。

二、唱响三部曲

我们觉得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要充分利用幼儿爱玩的特点,将游戏化巧妙融入美术活动中,让幼儿在游戏中中感受、发现、创造美,改变以往盲目的学习绘画技巧的教学思路1,让幼儿在游戏的情境中能够慢慢提高审美能力,即“感受•发现•创造”三部曲。

(一)感受美——视觉冲击

让幼儿感受美、体验美的简单而重要的途经之一无疑就是美术欣赏活动。通过参观幼儿园,我们将幼儿带到大班的走廊和活动室,让幼儿沉浸在大班幼儿的作品的海洋里,让他们边走边看边欣赏,让他们仔细观察并且和小朋友一起分享交流说说他们的感受。在幼儿欢呼雀跃之时再有目地针对画中形象的色彩、形状、主题进行引导。在游玩的形式中让幼儿不知不觉的开阔了视野,还提高了幼儿的审美能力。

《指南》中指出“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在自然界中也有很多美丽的事物, 能够让孩子们进一步的感受, 只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才能让体会更为深刻。例如:秋天的蒲公英小小的、白白的、毛茸茸的样子可爱极了, 在一次社区活动的路上, 孩子们看到了一片蒲公英, 他们在里面嬉戏, 吹起蒲公英的样子着实梦幻极了, 我立马就捕捉了这些画面,美术活动导入过程我出示了这些照片, 孩子们立马就回忆起了当时的场景。通过图片的欣赏、情景的再现、经验的回忆幼儿在达到中不断的构建出“蒲公英”的姿态,那种感受是真实的、美好的。因此在创作的时候也更为形象, 有的单株生长, 有的则是一群一群的。

() 发现美——情景感受

幼儿在美术活动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对色彩的着迷与好奇。幼儿只有在轻松、愉快、积极的情绪下, 在良好的氛围中, 才能真正感受到美术活动的乐趣, 并发现它的美。于是,通过午间散步的活动带他们一起在大自然中寻觅各种颜色,借助大自然中的色彩初步培养他们对色彩的欣赏能力。例如:秋天的银杏树的树叶由绿转向鹅黄直至枯黄;初秋的草地总是绿的那么浓墨;柿子树的枝干开始呈现枯灰色枝头却缀满了硕硕累果在太阳的照耀下明晃晃的煞是好看,这些色彩总是让孩子们兴奋而沉醉。于是乎,我们在大大的图画纸上画上各种姿态的树干树枝,画什么树、画什么果、画什么地、画什么天,全凭幼儿做主,我们只需要为他们提供材料。让幼儿用自己喜欢的工具,如:棉签或纸团蘸上自己喜欢的各色颜料进行创作,活动室的墙上就是他们展现的舞台。

再比如:小班美术《波点南瓜》, 这是在欣赏著名画家草间弥生的名画后引导孩子们感受南瓜的形态以及上面大大小小的波点。很多孩子在看到这么多波点的时候就发出感叹:“这个密密麻麻, 看的好晕呀!”事实上波尔卡圆点表现的就是混淆真实空间的存在, 给人一种阵阵晕眩, 不知身在何处的迷茫。可见孩子们是能够体会的, 我再加以阐述, 孩子们对于作品的理解更为深刻, 在创作的时候他们也都有了自己表达迷幻的方法。

() 创造美——想象创造

小班幼儿根据其年龄特征,他们的绘画能力还处在涂鸦期阶段。3-4岁的幼儿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总爱奇思妙想。更乐于在墙上、地板上胡乱的涂鸦,在这个阶段倘若能够对幼儿有意识地进行启发、引导、鼓励,那么便能够有效的激发幼儿自主绘画创作的兴趣。为了满足幼儿自由、自主涂鸦的愿望,我们可以在活动室或走廊的墙壁低于1米2的位置设置“绘画涂鸦墙”,让幼儿能够随时的进行涂鸦创作。随机的涂鸦时间保证了幼儿手眼协调及手部肌肉的锻炼和发展;宽广、肆意的涂鸦空间也让幼儿的创作没有了限制,让幼儿的心灵更放松更能感受绘画创作的乐趣横生。

在美术活动中教师要充分的给予幼儿想象和创造空间, 真正做到管住嘴和手。为了让幼儿的创作能不受成人审美的影响,对于幼儿的创作绘画我们不去横加干涉,只要他们敢于表达、展示就要充分的给予幼儿肯定和表扬。如:小班美术《铜钱草》中, 利用酒精, 将用水彩笔涂上颜色的铜钱草晕染开。这一现象孩子们是觉得非常神奇的, 边玩边画, 最后呈现作品的时候就发现大片大片的铜钱草, 绿意盎然。然而水里的一抹红色让我眼前一亮,我问孩子们:“这个红色的是谁画的呀?这是什么意思呢?”这时阳阳站起来说:“老师, 铜钱草长得像小伞一样, 水里的小金鱼躲在下来可以遮太阳!”哇!多么有创意呀!的确, 有了这一抹红让整幅画面更加生动有趣了!

三、走正三条线

我们利用游戏, 将其融入到美术教学中, 给予他们游戏情境的支持, 从三条线入手让幼儿在游戏中爱上美术活动。即“材料、创作、评价”三条线。

() 趣味材料

我们为幼儿提供各种特别又新奇的美工材料,激发幼儿强烈的操作、创作愿望。如:粉笔、毛笔、印章、大板刷、棉签、小刷子、报纸、皱纹纸等材料。通过观察我发现有的孩子画出了高高的房子,宽大的马路;有的画出他们想像中的飞机、汽车和动物....幼儿在各种涂涂画画的过程当中,体验到了玩色的乐趣、激发了幼儿的审美动机、唤起了幼儿的绘画愿望。

工具中的大板刷让幼儿尤其感兴趣,通过观看《粉刷匠》动画儿歌视频,让幼儿能有效掌握平涂的技巧,也更了解、明确了平涂的正确方法。在方法和兴趣的结合下加之适当引导,孩子们操作起来兴趣浓厚,作品呈现的效果也越来越完整。我们还为幼儿提供了很多的小型工具,例如小刷子、报纸、皱纹纸等。初入幼儿园的孩子们很幸运他们迎来了多彩的秋天,幼儿园里的树叶色彩纷呈充满诗意感引人入胜,假使让小班的幼儿只用水彩笔或蜡笔来涂色,呈现的效果可能并不理想。皱纹纸做成的小纸球正好可以弥补这个遗憾,孩子们用小纸球随意蘸取颜料进行创作,在底板纸上呈现的纹理效果相得益彰。相近色系的颜料之间互相交杂产生的渐变色,操作简单却不失美感,幼儿在玩中感受到了色彩的魅力。

小班美术《破碎的酒瓶》中, 我们提供幼儿平日里很喜欢的弹珠让幼儿在弹珠上蘸取各色颜料。再提供一个鞋盒里面铺上白纸,幼儿将弹珠放入其中的滚来滚去, 各种颜色的线条纵横交错为酒瓶添彩。接下来用剪刀将中间线段剪碎, 贴在纸上, 滴上紫色的颜料, 用力吹开, 就像泼洒出来的葡萄酒, 再将碎片纸贴在四周, 仿佛是酒瓶的碎片。丰富有趣的活动材料让小班幼儿觉得画画就像“玩游戏”,原来是如此快乐的事情。

() 情景创作

我们利用语言情境、音乐情境、生活情境、同伴互动等形式的介入, 让幼儿在开心的氛围中进行美术创作, 从而潜移默化地提升作画技能。

1.语言情景体现趣味性。

在日常教学中,我发现小班幼儿往往对有关于小动物的情境故事非常感兴趣。于是,我在美术活动中也以情境故事为突破口,为活动设置情境激发幼儿创作意愿,引导幼儿主动参与美术活动。如在《小兔吃青草》的绘画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森林里环境受到污染,小兔子都没有草吃了非常可怜,请幼儿献出爱心为小兔子画出美味的青草,并告诉幼儿草是绿绿的从土里一根一根冒出来的。孩子们一听要为饥饿的小兔子种青草都爱心满满,一边画一边嘴里念叨:“我要画的多多的,小兔子你再也不会饿肚子了”,就这样在轻松而愉悦的氛围中,美术活动变得生动有趣了还带了满满的爱,幼儿的绘画技巧和同情小动物的情感都得到了有效地培养。另外这个活动在结束后还做了延申,在美工区投放了小兔子底图让幼儿为小兔子画上其他的食物,例如:蘑菇、胡萝卜、青菜等等。通过活动的延申再次激发了幼儿对绘画活动的积极探究更加乐于参与其中。教师则是不断的鼓励和肯定幼儿的表现与创造,让幼儿去自由绘画。这样逐渐的幼儿便从无意涂鸦过渡到了有意绘画创作,并且在绘画活动中获得满足。

相信在一线的幼儿教师都有一个发现, 孩子们在作画的时候喜欢边说边画。我也利用了这个特点,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 我按照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 赋予情景, 让孩子们能够边想象边创作, 使美术活动充满游戏般的效果。例如:小班美术活动《小鱼吐泡泡》, 我事先在画纸上打印了小丑鱼、水草、珊瑚等引导幼儿根据图案创设情境:“小鱼小鱼吐泡泡, 这里吐吐, 那里吐吐, 到处都是小泡泡。”我一边说一边用不同大小的瓶盖进行印画。同时,教师鼓励幼儿一边绘画一边进行创编儿歌, 如此幼儿在儿歌的助推下便轻松愉快地掌握了印画技能, 而且能够关注整体构图。

2. 音乐情景展现生动性。

康定斯基曾经这样描述音乐与绘画的关系:“色彩就像琴键,眼睛就像定音槌,心灵就像布满绷紧弦的钢琴,让人的神经产生各种跳动和反馈”。在美术活动中利用音乐游戏,既能创设情景又能烘托课堂气氛,还能让幼儿身心得到愉悦,更能激发孩子们的创作灵感。在美术活动《欢乐的曲线》中笔者结合音乐游戏贯串始终。导入环节:教师与幼儿一起手持彩带,随音乐有节奏地舞动,在游戏中感受曲线。观察曲线的画法:教师根据音乐节奏变化,用彩带舞出不同方向的、不同形态的曲线,并记录下来。创作环节: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听音乐共同表现自己体验到的各种曲线。欣赏评价环节:幼儿把彩带塞在裤腰扮作小鱼,随着音乐游到每个“池塘”去看看,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家”。

音乐也可以以童谣、儿歌、甚至是自由创编的一些动态的肢体动作在美术活动呈现。例如:小班美术活动《开满桃花》, 活动中利用儿歌《手指歌》来进行创作, 让每一个手指都动了起来, “一根手指点点、两根手指剪剪。三根手指捏捏,四根手指挠挠,无根手指变朵花,什么花,是桃花” 通过音乐游戏的方式孩子们的参与度会提高很多。孩子能够在音乐游戏中清楚的知道什么是“点画”并且很快的掌握这个技巧。在游戏中孩子还知道“五根手指”可以变出“桃花”来,桃花的花瓣是五瓣的。那至于孩子是选择五根手指并拢直接蘸取颜料进行创作,还是食指蘸取颜料后点五次就全凭孩子开心。作品呈现的效果也是非常有特色, 既美观又有意义。

音乐游戏为幼儿创作奠定了很好的兴趣基础, 大大的激发了幼儿的创作愿望,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说过“兴趣是能量调节者”,兴趣能够调节和支配人们潜在的动力,促使目标的实现。

3.生活情境表现真实性。

最美不过自然,越是真实的越是美好的!大自然中一切的脉动都孕藏着无穷的美感。一草一木仿佛能窃窃私语,鸟儿总能在枝头雀跃欢歌,那树叶似乎也有了灵气随风摇曳、翩翩起舞。春华秋实、夏收冬藏。正是有了这些,才会有大自然里的百态万千。大自然中蕴含着色彩、线条、远近、疏密、动静等不同的美的元素,而我们想要让幼儿感受和发现的不正是变换与灵动的自然之美吗?2

小班幼儿年龄小, 缺乏生活经验, 这就制约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我们也鼓励家长要经常带幼儿到户外走走看看, 引导他们观察周围环境, 为他们作画构图打下基础。如小班美术《过年》, 在元旦期间家长们都带着孩子们迎接新的一年, 因此在作画时孩子们有经验地用海棉印章把灯笼排成了一排, 用波点印章在天空中绽放了一朵朵烟花。通过这一活动,幼儿用轻松愉快的方式欣赏美、体验美、理解美、创造美,让美术活动回归生活本身。

4.同伴游戏增加互动性

在《朋友穿新衣》的活动中,我请“露露”躺在图画纸上画出她的轮廓,让其他幼儿选择自己喜爱的彩色卡纸,通过撕贴的方法来为“朋友”穿上新的衣服。这样的游戏互动性极强,幼儿撕贴过程中能明显感受对活动的喜爱,因为创作的过程是自由的、充满趣味的。就这样衣服色彩斑斓的“新衣服”就在欢乐中做好了。通过这个游戏,孩子们还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集体意识、自我肯定、相互欣赏、撕贴技巧、同伴交流等等。一份看似简单的玩色作品倾注着幼儿的不懈的努力和他基于作品的全部的爱。因此,我们也要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为幼儿提供了展示自我的空间和平台,我们将幼儿的玩色作品装饰在空中、楼梯墙、走廊和主题墙上,通过作品的展示来对幼儿的创作给予肯定,激发幼儿去不断的进行玩色创作。

美术活动中形式多样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提高了绘画兴趣,让幼儿成为了美术创作的真正主角,幼儿在绘画活动中即能动手动脑又可以肆意幻想,大胆忘我的表达自我主张。他们用自己喜欢的色彩去勾画心中的美好,学会用心灵去感受美和发现美。

(三) 游戏评价

小班幼儿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还处于薄弱阶段, 如果仅仅通过语言表述来评价作品, 对小班孩子来说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我们将评价方式游戏化, 从而提升审美, 达到评价的意义。

1. 巧用角色扮演, 进行自我评价。

小班幼儿评价作品时如果只是根据技能来评价, 往往效果不佳, 幼儿注意力容易分散, 那么将评价活动开展地生动而有趣呢?我们可以创建角色, 将作品内容角色化。如,在评价小班幼儿美术作品《小刺猬》时, 让孩子们扮演小刺猬, 说说你在森林里做什么?身上背了几个红果子?背着红果子去哪里呢?孩子们通过角色的扮演, 更加能够设身处地地说出自己的感受。

2. 灵活创设情境, 进行互相评价。

游戏化美术活动中,我们可以创设情境引导幼儿互评, 让他们学习尊重和欣赏他人作品, 发现作品的美。例如, 在小班美术《糖葫芦》活动中, 让孩子们去找找谁做的糖葫芦最好吃, 能成为我们班的糖葫芦大师。

 

结论

通过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在美术活动中融入游戏, 让幼儿每次作画都像在玩耍、唱歌、旅行……都能够迸发出新的火花。每个幼儿都是独一无二的, 让我们尊重幼儿内心爱玩的想法, 把游戏还给他们, 鼓励他们在游戏中感受、发现、创造。在游戏化的美术活动中, 能够无限想象, 给他们创作的自由和自主, 从而提升作画的技能。对于作品的独特性和创造性,则可以体现在内容上的大胆想象;形式上的别具一格;题材上的丰富多样元;创造手法上的个性化、多样化;工具材料使用上的探索、独特等多方面。当然,这里的独特性与创造性只是相对于幼儿目前的已有经验和水平来提出的要求。而经验则需要通过欣赏、感知和发现,如何让在美术世界了自由表达的同时提升审美能力那么游戏化教学则是一个重要的手段和途径。

 

参考文献

1]乌佩华.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美术活动设计与组织.早期教育(美术版).2016

2]贺为民.美在其中----美术特色幼儿园环境创设浅谈.幼儿教育.教育教学。2009

3]边霞.幼儿园情境创意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与组织实施.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3

4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012

5]包舒艺.如何组织3-4岁幼儿美术活动.东方教育.2014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1255号    苏ICP备17028899号-2  
版权所有:宜兴市教育局     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       技术运营支持: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