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菁校园师资队伍

教师与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1-12-30 10:38 分类:师资队伍 发布单位:宜兴市扶风小学 点击量:2790 【公开】

一、教学反思的涵义

  反思不简单是教学经验的总结,它是伴随整个教学过程的监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活动。有人提出了以下三种反思:
  1、对于活动的反思,这是个体在行为完成之后对自己的行动,想法和做法的反思。
  2、活动中的反思,个体在做出行为的过程中对自己活动中的表现、自己的想法、做法进行反思。
  3、为活动反思,这种反思是以上两种反思的结果,以上述两种反思为基础来指导以后的活动。
  这三种反思在产生用于指导行为的知识的过程中有重要意义。首先,教师计划自己的活动,通过活动中的反思观察所发生的行为,就好像自己是局外人,从此来理解自己的行为与学生的反应之间的动态的因果联系。而后,教师又进行对于活动的反思为活动反思,分析所发生的事件,并得出用以指导以后决策的结论。如此更替,成为连续的过程。教师在反思过程中具有双重角色:既是演员,又是戏剧批评家。反思成为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对话,是它们两者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

二、教学反思的过程
   教师反思的过程是怎样的呢?有人以经验学习理论为基础,将教师反思分为以下四个环节:具体经验观察分析抽象的重新概括积极的验证。在此过程中来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从而也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

  1、具体经验阶段
  这一阶段的任务是使教师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并明确问题情境。在此过程中,接触到新的信息是很重要的,他人的教学经验、自己的经验、各种理论原理,以及意想不到的经验等都会起作用,一旦教师意识到问题,就会感到一种不适,并试图改变这种状况,于是进入到反思环节。这里关键是使问题与教师个人密切相关。使人意识到自己的活动中的不足,这往往是对个人能力自信心的一种威胁,所以,让教师明确意识到自己教学中的问题往往并不容易。

  2、观察与分析阶段
 这时,教师开始广泛收集并分析有关的经验,特别是关于自己活动的信息,以批判的眼光反观自身,包括自己的思想、行为,也包括自己的信念、价值观、目的、态度和情感。获得观察数据的方式可以有多种,如自述与回忆、他人的观察模拟、角色扮演,也可以措助于录音、录像、档案等。在获得一定的信息之后,教师要对它们进行分析,看驱动自己的教学活动的各种思想观点到底是什么,它与自己所倡导的理论是否一致,自己的行为与预期结果是否一致等,从而明确问题的根源所在。

  3、重新概括阶段
  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反思旧思想,并积极寻找新思想与新策略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此时,新信息的获得有助于更有效的概念和策略办法的产生,这种信息可以是来自研究领域,也可以来自实践领域,由于针对教学中的特定问题,而且对问题有较清楚的理解,这时寻找知识的活动是有方向的、聚焦式的,是自我定向的,因而不同于传统教师培训中的知识传授。同样,这一过程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通过合作的方式进行。
  4、积极的验证阶段
  这时要检验上阶段所形成的概括的行动和假设,它可能是实际尝试,也可能是角色扮演。在检验的过程中,教师会遇到新的具体经验,从而又进入具体经验第一阶段,开始新的循环。

    在以上四个环节中,反思最集中地体现在观察和分析阶段,但它只有和其他环节结合起来才会更好地发挥作用,在实际的反思活动中,以上四个环节往往前后交错,界限不甚分明。

三、教学反思的成分
  教师要对哪些方面进行反思呢?有人提出了教师应反思的以下三种重要成分。
 1、认知成分
  它指教师如何加工信息和做出决策。在人的头脑中,大量的相互关联的有关事实、概念、概括和经验的信息被组织成一定的网络,成为图式,可以有效储存和快速提取,构成了个体理解世界的基础。莱因哈特和格里诺对专家教师和新教师对课堂事件的解释做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专家教师在教学决策过程中体现出更深刻的、具有丰富联系的图式,这些图式使得他们能够准确判断哪些事件是值得关注的,并从记忆中提取出有关的信息,以便选择最恰当的反应策略,这是使得他们能够自动化地处理各种问题的基础。

  2、批判成分
  比如教育目标是否合理,教育策略和材料中所隐含的平等与权力问题等。它影响到教师对情境的理解,影响到关注的问题以及问题的解决方式。研究者发现,反思过程中,教师不再像以往只关注解决问题,而是更关注提出问题,他们对这些没有确定答案的、非线形的问题更感兴趣。
 3、教师的陈述
  柯奇伦、史密斯等提出,要反映教师自己的声音,它包括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写作、交谈的方式,他们用来解释和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的解释系统,这些就是教师的陈述的基本成分。它可能包含一些认知成分和批判成分,但它重点是指教师对做出各种教学策略的情境的解释,这种解释可以使教师更清醒地看到自己的教学决策过程。

教学反思的方法
 教师应当怎样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呢?布鲁巴克等提出了以下四种反思的方法。
 1、反思日记
  在一天的教学工作结束后,要求教师写下自己的经验,并与其指导教师共同分析。
 2、详细描述
教师相互观摩彼此的教学,详细描述他们所看到的情景,教师们对此进行讨论分析。
 3、实际讨论
  来自不同学校的教师聚集在一起,首先提出课堂上发生的问题,然后共
  同讨论解决的办法,最后得到的方案为所有教师及其他学校所共享。
 4、行动研究
  为弄明白课堂上遇到的问题的实质,探索用以改进教学的行动方案,教师以及研究者合作进行调查和实验研究,它不同于研究者由于外部进行的旨在探索普遍法则的研究,而是直接着眼于教学实践的改进。


构建高效课堂

     在国家提倡基础教育要减负的大前提下,提高课堂效率是完成教学目标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所谓“高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

在我认为高效课堂里的高效不是指老师讲了多少知识,而是看学生会了多少知识,并能利用已会的知识转化成能力的多少。课堂的高效必须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能让学生学进去并且学会的老师才是好老师!能让学生学得好并快乐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怎样才能打造快乐高效的课堂呢?我在以下几个方面诠释了我对高效的理解:

一、有效教学与学习,带动师生共同提升

1、有效备课——善于学习、分工合作、资源共享

教师平日注重自身的积累与提高,是教师成功驾驭教材,游刃有余的组织课堂教学的法宝。就拿备课这一环节来说,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对于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我通常在学期初一拿到教材时首先集体通览本册教材,找出每单元的训练重点项目,分析各单元之间的联系,然后再细化到找准每一课的重难点、关键及预设相应的拓展范围。备课前,先针对教材,集体教研,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查找与本课知识相关联的大量信息,提炼出有效资料,查阅各种相关练习及辅导用书,然后与同教研组老师进行合理分工,如:老师们根据教参辅助及各自的理解首先确定重难点及关键,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法;有的老师负责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并制作课件;老教师经验丰富,负责组织和搜集每篇课文的知识拓展和练习题;再由专人老师进行汇总,备出通案,每位老师在根据本班实际加以修改,形成具有实效性的个案。这种融集体智慧为教学服务的做法,做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大大增强了教学的实效性,为有效授课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2、有效授课——正确定位、关注全体

1)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积极发挥教师的作用,形成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交互主体的关系。教师在课堂上注意做到适时的站出来启发引导,也能适时的后退聆听,给学生思维、表达的空间。更加注重师生互动的程度、水平和互动的方式、成效。把每个学生都看成鲜活的个体,把课堂看成是学生成长的经历,注重了学生真情实感的体验,尊重学生的知识经验,重视学生的思维判断,从而实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有效学习,实现课堂的有效教学。

2)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作为教师,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所以在教学中,我采取以讲解问题点、核心内容点带动课堂教学,变"灌"为"导",针对高年级学生特点,深挖教材,不单纯的学习文本知识,更注重从文本中提炼情感与品质,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关注全体学生,在问题设置的广度和深度上分层处理,难易结合,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体。

3、有效学习——分组合作、互补互促

在课堂教学中提倡“合作学习,生生互动”,让课堂学习变得更为和谐融洽,以“小组合作”、“多边合作”、“全班合作”等形式创设学生之间互学互补互促互进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之间的信息和情感在交流中产生思维的碰撞,实现个性差异互补,使他们在合作中竞争,在交流中发展,通过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二、将课堂还给学生

我相信几乎所有的老师都能很好地做到明确教学目标,对课堂教学的进行,能够做到心中有数,科学把握。甚至能准备好多种解决学生在课堂上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的方案,但似乎我们总是按照固定的思维模式去看待学生。我们要提高课堂效率,我们就应该大胆放手,让学生们做自己该做的事情,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不能取代学生的角色。严重的角色错位,是导致课堂效率低下的根源。

三、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学法指导

俗话说:“予人以鱼,惠其一时,授之以渔,惠其一世”。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善于为学生创设提问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带着问题有目的的听课,势必就能做到更加认真的学习。提高课堂的效率。

四、活跃的课堂状态也会提高课堂的效率

老师用饱满的情绪感染学生,让学生在心理上处于兴奋和抑制的最佳状态,心理学研究表明,这种状态是最有利的。只要能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比较活跃状态,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试图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这就是一节高效的课,成功的课。最后,我想具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也是打造高效课堂的一件法宝。

  我目前对教学的理解是在课堂上追求的一种和学生在知识上的共鸣,在讲完课之后是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我尽量缩短与学生之间的差距与代沟,用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甚至是喜闻乐见的方式将知识生活化,形象化。只要是准确定位自己的风格,坚持自己的风格,就有利于教学,把握住每一个可以展示自己教学风格的机会,你就会象周杰伦,李连杰一样,在自己的风格中做最好的自己。结合自身的性格特点和所教学科的特点,打造属于自己的风格,并用这种风格征服学生,在演绎完美自我的同时,学生自然而然的就会信其师听其道了!让学生感到听你的课是一种享受和期盼,这样的课堂效率也就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总之,要提高教学课堂效率,要培养高素质的小学生,就必须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及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使课堂教学成为开放的、双向的、多渠道的、立体的信息传递和交换的过程,教师有效引领,学生有效学习,从而构建高效课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我们的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殿堂。


 创设和谐环境 构建高效课堂

随着新课程改革深入的推进,教师的观念转变了,我们的课堂开始活泼了,教学形式、新潮别致了,教学手段丰富花俏了,学习氛围也自由热闹了。在课堂导入上,从以前的单调、枯燥到现在的激趣、情境导入;在课堂评价上,从以前的只言片语到现在的激励性评价;在教学手段上,从以前的一只粉笔、一块小黑板到现在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可学生到底得到了什么,收获了多少,提高了没有,课堂教学的效率值得我们深思。面对新课改中的问题,教师只有创设出和谐的课堂环境,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才能得以充分发挥,只有当学生的人格得到尊重、智慧得以显露、行为得以认同时,才能形成真正活跃、高效的课堂。
(一)建立民主平等的情感氛围
    这里的平等不仅是生生之间的平等,更是师生之间的平等。教师在对待每一个学生时,都不要因自己的喜好或学生的差异而厚此薄彼,教师应该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给予他们平等的机会,并让这种氛围扩大,形成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教师要认识到,学生和你一样是具有独立个性的人。他们各自有优缺点,有各自的话语权。教师要容忍他们的缺点,认识到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不是成人。学生和教师具有平等的地位,教师不是课堂上居高临下的主宰者,而是参与者,他们共同组成了“学习的共同体”,在课堂上相互倾听、接受,是一种教学相长的过程。
(二)强调“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这四个字时常被提到,似乎放在哪里都是适用的。教学中“以人为本”,第一当然是以学生为本。教师辛苦工作的对象是学生,教师教什么、怎么教,都要考虑到学生。有人总结“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一切”,这18个字堪称经典。可是课堂中不仅有学生,还有教师。教学中“以人为本”,这里的“人”,除了是学生外,我觉得也应该是教师。有人觉得为了学生、为了教育工作,我“委屈”自己,我就是先进的、高尚的楷模。我觉得这样的成功教育案例不足以打动我。记得有人常说“善待别人,也要善待自己”。同样道理,课堂要使学生感受快乐学习,同样也要让教师感受快乐教学。所以请教师要带着快乐的心情走进课堂,先让你的快乐感染在座的学生,再让学生的快乐来感染自己。让课堂中涌动的快乐来成就和谐课堂。和谐的课堂环境,需要教师努力去培养亲和力,学会信任、欣赏学生,学会微笑着面对学生;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善用幽默;需要教师有个正确的教学观,学会平等对待,学会善待学生和自己;需要……和谐的数学课堂环境需要教师细心去营造。
(三)创造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必须关心所有儿童的最充分的发展。教师的责任诚如陶西平同志在《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一文中所指出的:教师是“伯乐” ,伯尔善于相马,教师也要善于认识每一位学生的个性。但是,教师又不能只是伯乐,伯乐相马的目的是挑出 千里马而淘汰其余的马,教师却必须对每个学生负责。因此,素质教育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教育无定法,适合的学生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学生的巨大发 展潜能和个性差异,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以及高度的责任感和道德感,为学生生活质量的提高建立必须具备的条件。
(四)巧设问题情境,成就和谐课堂
问题情境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之间,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相互联系的桥梁,和谐巧妙的问题情境能使学生自动地调动全部感官,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1、创设生活情境,架设桥梁

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熟悉的生活情境,把课本数学变成生活数学,为学生提供感兴趣的生活事例和可操作的生活材料,使学生体验到:知识来自生活,生活中知识无处不在。
2、创设情境,变静为动 
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但是对色彩鲜艳、动感强的事物有浓厚的兴趣。如果教师把课本上单调乏味的知识,制成一个个赏心悦目的童话,或编成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就可以使单调的内容变得丰富多彩,使模糊的概念变得清晰易懂,可以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3、创设操作情境,自主学习
课堂教学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阵地。教师要进行开放式教学,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在时间、空间和学习方法上体现一个“放”字,确保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更多,自主选择学习方法。

数学教学的关键不在改变数学知识本身,而是要教师改变教学思想、教学方法,要有先进的思想意识,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要不断地将教学内容结构化,不断地将结构化的知识纳入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学生只有掌握了数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基本结构,才会做到以一贯十,触类旁通。当然,如果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能给每一个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充分的帮助,那么每一个学生都能 学会并达到正常的学习水平。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学生的数学教育,其目的就是要努力创造条件 ,弥补缺陷,转变学生的状况,让每一个学生都掌握数学,让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因材(才)施教,增加每个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发展学生的潜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而全面的发展,才能真正构建出和谐高效的数学课堂。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版权所有:宜兴市教育局     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       技术运营支持: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1255号    苏ICP备17028899号-2
学校地址: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     联系电话:05108754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