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园地教师文章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发布时间:2021-12-30 14:54 分类:教师文章 发布单位:宜兴市扶风小学 点击量:5739 【公开】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单亲孩子心理教育的再思考

宜兴市扶风小学   王亭

如今社会的离婚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据资料表明,中国近几年的离婚率数每年都在100万对以上,离婚率每年以1/1000的速度递增。而随着离婚问题的日益突出又衍生出了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单亲”问题。

我所在的班级中,单亲家庭的孩子竟然占班级总人数的15%。这些学生由于其成长环境的特殊性,养成了特别的性格和习惯,心理存在很大的问题。他们在班上虽然人数不多,却是班上的消极因素,若没有做好转化工作,就会影响整个班级的班风。作为班主任该怎么教育这些单亲孩子呢?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对那些因受家庭乃至社会环境条件不良影响而表现异样的孩子,要以“朋友和志同道合者那样”的态度和方式对他,因为只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真挚的爱,才能给他们以鼓舞,才能使他们感到无比的温暖,才能点燃学生追求上进、成为优秀生的希望之火。的确,对于这些单亲孩子,班主任得多一份爱心、细心和耐心,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多年的班主任管理实践中,我发现:单亲孩子在班主任赋予的别样的爱的沐浴下,往往养成一些不良的品性,形成与教育初衷相悖的畸形成果。因此,作为班主任的我对单亲孩子心理教育问题进行了再思考:

一、宽容不是纵容 ——“我只在老师办公室里写作业。”

对来自单亲家庭的学生,班主任要进行细心地观察,发现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及时帮助解决。特别小学高年级学生,他们正好处于青春发育期,生理上、心理上都有所变化,作为班主任,更应观察细微,适时进行指导,以更多的关怀使他们顺利通过这一成长阶段,使其在班主任老师的爱心下健康成长。但是,单亲孩子在家庭中长期感受到的是家庭生活中不美好的东西,感受到的是父母给他的不均衡的爱,所以他们缺乏安全感,也非常渴求别人的爱。为此,他们会千万百计吸引班主任的注意,即便违反纪律……

奎就是一个这样的学生,父母离婚后,他跟爸爸过,父亲不务正业,迷恋网络游戏,小小的奎靠爷爷奶奶在社区打扫卫生来挣钱养活。家境的窘迫让奎的身体很瘦弱,学习一窍不通,我经常利用放学后帮他补补功课。这段时间学校工作忙,放学后我没留他下来,一个星期后,我发现他一直没交过作业。询问他,他对不写作业的事实供认不讳。我终于按捺不住,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训斥他,他理直气壮地回了一句:“以前我都是在你办公室写作业的。”我在感到心酸的同时也被警醒了:班主任对于单亲孩子的这份宽容,应该成为单亲孩子成长的助推剂,而不是罂粟花,让孩子沉湎于“优待”中沾沾自喜,不能自拔。如果,以往的我错了,没能把握住宽容的尺度,那么,错也该由我来纠正:那天放学后,我和奎进行了沟通,关于“小学生该怎么完成作业”这件事,让他谈了自己的看法,明确了他的是非观,让他意识到教师的办公室是老师办公的地方,绝不是学生写作业的好场所,以往我对他的错误行径的做法是一种宽容的爱。如果,他想来老师的办公室找我,希望是因为获得了表扬,或者为班级的事情出谋划策……从那以后,奎没再来办公室写过作业。当然,期间,他也偶然有懒得写或忘记写作业的现象,但是他都按我的要求利用课间在班级补写完。

二、尊重不是失重  ——“是他自己碰上去的。”

“自卑,是人们由于发展受挫而将自己看得很低,从而产生一种轻视自己的情绪。它对于人的思维活动、创造活动和其他心理活动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单亲子女将自己现在的家庭与原先的相比,与周围的家庭相比,容易产生孤独和自艾的情绪,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缺乏心理支撑,缺乏自信心,情绪低落,常常将自己封闭起来,缺乏主动追求精神。

然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父母离婚后,她跟做小贩的妈妈一起生活。然沉默寡言,原来在班级几乎没有什么朋友,在我的呵护和关爱下,现在的她已经融入了班级这个集体中,喜欢打手球,喜欢画画……那天,宇哭着跑来找我,原来上楼梯时,然突然冲上来,宇一下被撞倒墙上,后脑勺顷刻间鼓起了一个鸽子蛋一样大的包。给宇将伤处处理好后,我找来然询问缘由。然很悲愤,眼圈通红:“我跑我的,是他自己碰上去的。”一旁的宇看这情景,估计同情起然了,一句话也没说。作为班主任的我却久久不能平静:单亲的家庭环境或许给然的生活带来了缺失,或许给他幼小的心情带来了伤害,造成了他自卑自闭的心理。正因为如此,我和班级的同学们一起一直尊重她,鼓励她,让她自尊、自信、自强。但是今天的她,如此不能面对和接受自己的错误,这种心理也是不健康的。 我给然讲了《半把尺子》和《亡羊补牢》的故事,让她领悟“真正的友情是两颗心的付出,需要的是彼此的尊重、真诚、宽容和认错的勇气”,并推荐她阅读《爱的教育》。第二天,然主动向宇承认了错误。班主任要把持住对于单亲孩子爱的尺度,尊重和爱护他们,但不能让他们在这份爱中迷失自我,发生“失重”的现象。

三、怜爱不是错爱 ——“我没有妈妈,我没有人要感谢”

心理学认为“人格标志一个人具有的独特性,并反映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的交织。”孩子人格形成的重点环境在家庭,父母是孩子人格的教育者。父亲代表着理性、权威、坚毅、成就的一面;母亲代表着感情、关怀、温柔、亲切的一面。由此渗透的对孩子的爱也是不同的,父爱充满着阳刚,母爱充满着阴柔。在孩子的人格形成中,父爱和母爱缺一不可。单亲子女由于得不到完整的父母双亲的爱,其人格形成环境不利,在人格形成上往往出现人格偏差。

民的父母在纠缠了两年后,终于离婚,孩子跟爸爸一起生活。原本开朗的孩子在这两年的家庭炮火的洗礼下,变得飞扬跋扈、玩世不恭。总喜欢捉弄别人,总喜欢大声吵闹……半年来,我倾注了无数的心血来转化和教育他,终于初见成效:民不再弄恶作剧了、有时能遵守纪律了……一次,结合感恩节,学校大队部要求班级开展一次以“感恩”为主题的班队会。课上,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热烈,突然,民极不和谐的声音划破了这片爱意浓浓的讨论,“我没有妈妈,我没人要感谢。”全班寂静。面对民的不以为然,我严肃地请民来比较两个句子“我妈妈不在身边。”“我没有妈妈。”,让他明白自己这句话的冷漠无情。再全班讨论“我需要感恩吗?”,民投入了讨论……欣慰的是他的脸上渐渐露出了羞愧的表情,之后的全班讨论中,我请民上台说说自己想感谢的人,他动情地说了他的姥姥……那节课快结束时,我深情地告诉学生:“这个世界因为有爱而温馨感人。面对慷慨给我们温暖的阳光,我们要心存感恩;面对无私给我们凉爽的风儿,我们要心存感恩……同学们,让我们时刻心存感恩的心,回报爱传递爱,健康而快乐地生活,千万别让别人给予我们的爱变成一份错爱啊!”

众所周知,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单亲孩子的教育,更需要学校各部门统一协调各种教育力量,创造和谐的教育环境。作为班主任,当我们对这些缺乏家庭完整的爱的孩子,捧出一颗真爱之心、辅以善爱的艺术和恒爱的毅力的同时,还得把握爱的尺度和角度,用教育的智慧去驾驭师爱,那么,这特殊的“单亲世界”里一定会春色满园!

 

 

 

1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版权所有:宜兴市教育局     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       技术运营支持: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7028899号-2
学校地址: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     联系电话:05108754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