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教育云

官林实验幼儿园

>学校首页>菁菁校园>学校文章>内容详情

幼儿同伴交往现状分析以及解决策略

发布时间: 2023-12-13 10:16 发布单位: 宜兴市官林实验幼儿园 浏览量: 905 【公开】

 要:同伴关系是儿童在生活中除亲子关系之外的又一重要社会关系。尽管同伴关系不像亲子关系那样持久和牢固,却为儿童提供了与众多同龄伙伴平等和自由交流的机会,因此与同伴的交往使儿童在更大的范围内体验一种全新的人际关系,这是他们发展社会能力,提高适应性,形成友爱态度的基础。

关键词:幼儿同伴交往;同伴关系;现状分析;问题分析;解决策略

儿童间的伙伴交往是指孩子们在集体中,在各类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所建立的那种相互公平、独立性、自觉联系、友好互惠横向的友谊。伙伴是儿童人际关系的主要部分,而经由与这些伙伴交流而建立的伙伴关系和同伴经验是孩子社会化发展的一种要求,对社会化发展起着关键的影响,在儿童阶段孩子们就已经显示出了人际交往能力的差异性。对于孩子而言,步入小学后生命中最经常、最主要的联系者便是伙伴。良好的伙伴是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主要精神条件,有助于孩子建立尊重、信心、活泼开朗的个性,可以促使其社会性和智力的发展。

一、幼儿集体生活中同伴关系现状分析

幼儿告状行为十分明显

在幼儿园里,孩子告状的问题尤为明显,几乎天天有百分六十块的孩子告状,身为班主任的我非常头痛。小朋友们总是因为一些有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到师长这边来告状,原因五花八门的,各类告状让师长们适应不暇,疲于应对。告状行为也是中国孩子们特有的一个较为常见的社会现象。

有一次区角活动中,一向不太爱说话的王艺斌小朋友突然来到了我面前,“老师。”看着孩子怯怯的身形,我知道他告状来了,便热情地接待了他,但告状的原因我怎么都没有听清楚。为了让他把自己想说的话讲出来,我蹲下用鼓励的眼神看着他,“老师,乐乐把房子的窗户”,他又说又比划,急得脸都憋红了。看到我仍然不太理解的样子,他拉住我的手把我领到娃娃家前,指着娃娃家告诉我,“乐乐把房子的窗户弄坏了”。我说:“噢,好的,老师来修它。”我把乐乐叫来,悄悄地告诉了他这个情况,然后和他一起“修理”了窗户。在活动小结时,我表扬了王艺斌主动告诉老师娃娃家的窗户坏了的事情,让全班小朋友学习明明爱护公物、爱护班集体的行为,也帮助老师及时解决处理问题,小朋友们主动鼓起了掌,王艺斌羞红的脸上露出了激动和自信的表情。

孩子的告状行为是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一个普遍现象,身为一个教师每日都要接受无数的孩子告状。而幼儿告状的理由却不尽相同,对我来说我喜欢幼儿来“告状”。首先,幼儿告状能帮助幼儿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告状要求孩子积极地使用语句来表述自己观察或发现的事物,教师在仔细聆听孩子表达过程中,能够指导孩子学习组织语句,将各种主要信息整齐地表达,让别人听到清楚,这样培养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其次,幼儿告状能帮助幼儿提高自信心。教师在接受孩子告状的过程中,采用生动活泼的话语和积极的动作,包括注视孩子、笑脸、点头、肯定的动作以及身体接触,让孩子有一个完全被关注和被接受的感受,让孩子感觉沐浴在温暖祥和的氛围中,逐渐提高孩子的责任感。尤其是对一些胆小、不爱说话的孩子帮助特别大。第三,幼儿告状能帮助老师及时发现、解决问题。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会发生各种各样老师意想不到的问题,如口袋里带来爸爸的打火机、剃须刀、小豆子、花生。通过幼儿的告状,可避免许多不必要的意外发生,也是老师安全小帮手。

同伴交往中存在攻击性

同伴互动中孩子往往存在着攻击性活动,主要体现为殴打、踹人、抢夺他人的物品、破坏他人的活动成果等。对攻击性强烈的儿童,反而会带来了很多不安全的影响。由于自我保护的本性,对其他孩子们形成了躲避、抗拒的心态。也由于道德感的发展,孩子们不愿意再与一个常在孩子眼中“干坏事儿”的“坏孩子”玩耍。

我们班级有一个叫王子琪的小朋友,是我们班的调皮大王。由于对幼儿园生活的适应,总是你打过去我打过去,而王子琪等小朋友又是家中的独生子,所以家长就更加溺爱了他们,所以王子琪的性格就有些霸道,争强好胜,脾气也不好,如果别人不听他的,就开始动用武力解决问题了。经常这几个男孩子中就有人过来给我告状说“王子琪又打我了”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将王子琪拉在一旁去,耐心的告诉他不能打小朋友,要和别人友好相处,但往往管不了多久,他就又不住自己的小手了。为此,我又想出了一个办法,我把这几个男孩子的座位调开,让王子琪和几个安稳孩子坐在一起,说不定在她们的熏陶下,刘王子琪的脾气就不会那么暴躁。开始的时候,王子琪不太和他们说话,就在哪儿玩自己的,慢慢的,和他们玩熟了以后,没想到,有一次玩桌面玩具时,王子琪想要朵朵的红色的雪花片,朵朵不给他,他一拳头打在了朵朵的脑袋上,还用手破坏了朵朵的作品。

幼儿处于独处状态

由于我国现代化居住单位构成的发展,有的儿童在校的多数时候基本是独自一人的,和一些在校仍有优越的同龄人相处环境的儿童一样,人际交往能力没有提高。

她叫庄梓晨,她一直平静的藏在人群的后面,以一个既期盼又害羞的目光注视着小伙伴们的快乐活动,在她的动作与目光中,我可以看见她想要加入的情绪,可是每一次,当我想要请她参加游戏活动之时,她却说一点也不肯参加,没有办法当场退却,也只是尽量连拉带劝的玩儿了,却没法真实的投身其间,我十分困惑,难道有这个小孩先天就不爱玩游戏活动吗?不会的!小孩的天性也是这样,我坚信她的平静后面必然存在着问题,所以,我总是选择先从要求她解决几个基本问题开始,然后逐步一步步的加深,而对几乎每一个提问,她都选择了沉默的回答。我把这种情况向她的妈妈反映,他妈妈说家里就他一个人玩儿,平常也很少带他去广场上玩,所以跟小朋友接触的比较少。不过,我认为努力地挖掘每位幼儿的潜力并重视她个人的成长是一个教师的责任,而庄梓晨现在的状况,不仅使我联想到,其背后原因除了幼儿自身的个性特点之外,是由于教师在人格培育方面的疏忽,“安静”的庄梓晨不单单代表着她本人,更代表着我们的教育人群中,发展处在中级阶段“不上不下”的幼儿,这类幼儿往往极易被教师忽略,常被说成“还行”、“还不错”,甚至看不出来有什么闪亮之处。幼儿们在教学人群中被教师重视的地位越来越不够,展示自我的时间也就越来越少了,久而远之,人格教育就严重失衡。身为教师,我们就必须给与每个学生更多的关注,更平等的环境,发现每个学生的闪亮点,让他们建立自信心,使教师真正的面对社会全体,才能真正从根本上破解“安静的庄梓晨的教育难题。根据这个现象,我就更加关注研究她,尽力地给我们介绍她的长处,哪怕是一点点的小进展都把我扩展为很大的成就来鼓励,慢慢的,灿烂的笑脸就挂满了她的脸上,在比赛中,常常都能发现她主动、积极的影子。

二、针对于同伴交往现状提出的解决策略

熟悉孩子的社交性质,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指导孩子赢得更多家长的好感。我们应从这样几个方面入手进行,促进小朋友们的人际交往能力,促使他们社会性的成长。

(一)养成良好的口语习惯,从表达中会话交流。

语言表达是人交流的重要途径,从学着表达语言到形成良好的口语习惯是个很漫长的过程,在孩子小学阶段也是个十分重要的时候。一个人有无礼仪直接导致着他能否获得其他人的欢迎或拒绝,在幼儿园的每日教学活动中,老师经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从而使儿童逐渐认识文明礼仪的意义。由单纯的“早上好”,到“再见”,再到“请”“谢谢”“对不起”等礼仪词语的运用,老师与孩子交流时也要注重公平交流,注重应用“请“谢谢”“对不起”等礼仪语句。

)学会与分享:在共享中,激发交流意愿。

因为现在的小好友们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就是小王妃,小国王,也养成了“独享”习性,进了小学以后,孩子们在集体活动中与小伙伴的相处中学会与人共享,不但共享好东西,还共享心情,分享关爱。所以很多父母们也更加重视孩子的共享意愿,例如,小好友的父母会为孩子们提供了美味的糖果和糕点请全班小同学朋友共享,孩子们在以小主子的角色分配糖果和糕点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共享的快乐。分享并非一个失去,更是一个幸福。而另一方面,每一位分享到了糖果的小朋友们也体会到了一种快乐,渴望着由自己来分发幸福与开心的一刻。

(三)提供双方共同合作的机会:从游戏中会交往。

合作的过程,也是与同伴交往、彼此认可的过程。小学的幼儿,首先是在运动项目中和人进行互动的,同时老师们还要给孩子们提供了一起游玩的平台,比如在体育项目中《螃蟹运球》,就是二个小朋友要通过合力,用肚子夹着小球将球送到篮球筐内。同时当幼儿进行游戏后,老师也应在伙伴的选择上进行指导,可以让幼儿们由同组选择到跨组选择再到班级选择,逐步拓宽了孩子伙伴选择的范围;同时适当的也让功能上强弱不同的,个性差异的孩子更多交往机会,让孩子们各自担任各种角色,过一段时间后,再加以调动或交换。逐渐的,随着孩子之间的相互影响,伙伴间的交流也加深了,伙伴间的互动也更紧密了。

(四)家园配合:使交往在家庭中继续。

交际技能并非单纯的一种技能,小班与午睡孩子的交际是通过一点一滴,循序逐步的方式从团体生存中学会的,然而家庭教育的重视却更不可忽略。父母教养方法的差异同样会导致了孩子们交际技能的差异,如果父母对孩子社交礼仪以及各种规范,往往严格限制孩子的遵循,但他们也常常能培育出懂得规则、善与他人相处的孩子;如果父母对孩子过于放纵,培育出的孩子也常常是攻击性强烈、不被周围同伴所喜爱的儿童;如果父母对孩子过分呵护,培育出的孩子往往在周围伙伴中显得紧张和腼腆,甚至产生了胆小羞涩等的现象。父母们也常常让小朋友邀请自己所喜爱的孩子到我家玩,又或者去别的孩子家中做客,以此让小朋友们学习与分享,学会了做好客人,也做主人的一些道理。

(五)学会控制情绪,避免不良情绪的泛滥。

孩子随着年纪的增加,和伙伴的交流越来越多与此同时,伙伴间争吵是必然的,而在争吵过后,对情绪的管理也是孩子必须学会的。正是在这种磕磕碰碰中,孩子才能逐渐学习如何与人相处,进而习得人际交往的能力。在发生争执之际,老师要适时矫正个别孩子的情感偏差,避免不良情绪的蔓延,如此孩子在相处中可以减少过多的不良情绪的产生。

每位孩子都有着不同于其他人的性格特点,因此其人际交往能力也不尽相同。尤其是小班孩子,与同伴相处过程中,更容易暴露其缺点,如性格内向、胆小、自控能力差、有攻击性言行等。对于这些老师更应该将自身的细致、耐性和用心深化到孩子的心理中去,给孩子创造交往环境,使孩子社会化发展更为健全,积极向上!

参考文献:

1】(美)戴蒙(美)IrvingE.Sigel、(美国)RichardM.Lerner著.儿童心理学手册[M].华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朱智贤著.心理学大辞典[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咸月月.幼儿园秘密空间中的同伴交往研究[D].大理大学.2021

4】罗正芾.区域活动中4——5岁加入同伴游戏行为的游戏行为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21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1255号    苏ICP备17028899号-2  
版权所有:宜兴市教育局     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       技术运营支持: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