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教育云

宜兴市城北小学

>学校首页>家长学校>教育宝典>内容详情

浅谈小学生家庭教育

发布时间: 2021-12-28 19:52 发布单位: 宜兴市城北小学 浏览量: 5170 【公开】

一说到教育,往往大家想到的是:把孩子送往学校,由老师全权负责,学生的学习、个性养成、品德问题……家长认为,教育本身就是老师的责任,与家长没有关系。若发现哪一位学生有些什么缺点、错误,就会一味指责老师,这不行,那也不好。把所有的过失都归咎于老师身上。而家长往往忽视了自己用怎样的方式方法教育子女。

现代的教育,现代的学校,迫切需要家长积极参与,配合其工作。教师需要真正的助手——家长。这也是家长们应尽的职责(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携手并进)。随着现代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家长把对孩子们的爱转变成了娇生惯养、溺爱、纵容放任、强制压服、粗暴专横。这些都违背了教育规律。那么家长朋友们,家庭教育从什么开始,以怎样的态度、方式、方法,才能让孩子快乐成长呢?

有人认为:孩子接受教育从6岁上小学开始,那就为时太晚了,有人认为应从上幼儿园开始可能还是晚了一些。(1)意大利教育学家蒙特梭利博士认为:孩子的智力在3岁以前完成了60%,10岁智力基本定型。也就是说,教育越早,智力超发达,效果越显著。(2)孩子从降生到人生的第一天起,就与家庭、父母、社会紧密相连了。家庭是孩子接触的第一个集体、第一所学校。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言传身教,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使孩子从家庭生活方式和家长言行举止中获得初步的生活经验,知识技能形成初步的行为习惯。家庭教育又是孩子接受个别教育和训练连续时间最长的一种教育形式。孩子在家中可以在智力发展、艺术才能的形成上得到充分指导。特别是在促成孩子个性品质形成方面,家庭教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婴幼儿期是人的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这个时期是最容易接受外界力量剌激,对一切事物特别敏感,容易接受教育。如果在这一时期加强教育,将会得到最佳效果,而且还保留最深印像,对今后的发展起重大影响,许多家长认为“树大自然直”,所以任其子女发展。教育学家认为:如果错过孩子发展关键期以后再教育则要花费更大的力气,甚至更感到极大的困难。早期教育对孩子身心发展有很重要作用,对人的一生影响很大。

教育孩子的核心内容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好习惯使人受益终生。小学阶段是培育孩子良好习惯的关键期。人的良好习惯包括良好的道德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劳动习惯。

道德习惯:

第一、学会做人是孩子成才的根本。因为教孩子做人就是让孩子具有立身处事的基本道德品质,这是孩子一生成长发展的人品保证。怎样教孩子懂得关爱呢?一方面父母要以真情关心体贴自己的父母,为孩子作出榜样。另一方面就是不溺爱孩子,让孩子体会父母的辛苦,体会父母养家的不容易,体会父母对孩子的关爱,让孩子知道父母也同样需要他的关爱。让孩子心中有爱,关心他人、善待他人是培养孩子对社会的责任心的基础。教育孩子文明礼貌是做人处事的起点,让孩子认识到礼貌是一种情感的沟通,讲究礼貌既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第二、家庭教育首先要克服的是“养而不教”,“只顾生理发育,不顾心理成长的”的态度。现代家庭通常子女处于家庭的中心位置,父母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他们身上。子女们往往享有优裕的物质条件和良好的教育。但他们也容易受到父母过度保护。在生活上容易受到全家的溺爱,养成娇惯、任性、称霸的行为性格,不知道友好、不知道关心别人等。家长从不让子女经受身体或心理方面的锻炼,不让孩子承担必要的责任,无原则地迁就,对孩子的不良行为不制止不教育,把孩子骄纵得成为家庭主宰者,让他们为所欲为。父母要照顾好孩子,满足他们的合理需要,不应无限制地满足需要。应对孩子说“不”。孩子年龄还小,还不懂得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在实践活动中,对符合要求的行为给予赞许,对不符合要求的行为给予禁止。如孩子把自己的玩具给其他孩子玩就加以称赞,抢夺别人的玩具就禁止。又如上街买东西,看到这样也要,那样还是要,甚至哭闹着不肯走。这时父母态度要坚定说:不行就不行。在实际生活中要逐渐养成孩子符合要求的行为。

第三、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起到表率作用。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的思想、行为习惯无不对子女产生深刻的影响。孩子模仿性强,年龄越小,父母对子女影响越大,家长要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孩子,要处处以身作则,成为孩子学习的良好榜样,才能有威信地对孩子进行教育。如父母经常以慈和耐心的态度对待孩子,往往使他们也能友好的态度对待其他孩子。反之,父母常以粗暴急躁的态度对待孩子,往往使他们养成粗暴急躁的态度。父母对老人孝顺、尊敬、关怀备致,往往孩子也能尊敬长辈、懂礼貌,关怀他人;反之,父母常虐待老人,往往使他们养成野蛮、目无他人、爱打架、骂人等。父母的行为态度对孩子的发展无疑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第四、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生活气氛是家庭教育的必要条件。家庭四周的环境是否整洁,家庭用具的设置是否美观、实用,家中是否有一定量的书报及适于孩子的用具和玩具。这些为孩子以后是否讲卫生、是否有较强的理解力、接受能力打基础。父母的知识和道德修养,父母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父母的生活态度与习惯,家庭生活的秩序等等,都会在孩子身上打下深刻的烙印。为此,父母应当努力建立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的生活气氛,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和道德修养,使家庭关系和睦融洽,家庭生活井然有序。这样,就可以促成孩子良好发展。

“望子成龙”是家长们对孩子的期望,希望孩子有所技能,长大成才。孩子们虽说上学读书了,可仍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家庭中度过。这个时期的家庭教育起着关键的积极作用。随着孩子一天天的长大、懂事,他们已有了自己的思维方式,虽说不全面、完整,但家长还是要懂得尊重、理解他们;应该平等地对待他,多听取孩子的想法和要求,使孩子感到自己是教育活动的主人,才能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家长对子女来说即是家长又是教育者。孩子既是子女又是受教育者。但是,家长不应以自己的双重权威身份来压制孩子,而应当成为孩子的指导者、朋友和同伴。那种以势压人,只准子女服从,不尊重子女的人格的想法和做法是难以取得好的教育效果的。尊重孩子,应坚决反对惩罚。孩子跟别人打架了、逃学了、说谎了等等,家长什么也不问也不管,就先给他一顿打、罚站、不准吃饭……孩子难免犯错,看家长如何教育,象这种体罚的教育方式不可取。惩罚会削弱甚至破坏孩子的自我教育。表面上看,受到惩罚的孩子很快认错、屈从。可事实,孩子考虑的只是惩罚给自己带来的痛苦体验,而对自己的过错行为本身反而很少自我责备,还有些孩子,受到惩罚后产生了与成人的对立情绪,即使明知自己错了,也会拒绝承认错误,甚至还会从此一再重犯类似的错误,使错误固着下来而不易纠正。一定条件下,惩罚应顾及孩子的自尊心,尊重人格为、前提,所以以便使孩子理解教育的善意,从而消除或减少惩罚可能带来的消极作用。

学习习惯:

学习,成了孩子成长中重要的活动。有些家长对孩子寄予不切实际的希望,为了子女早日成才,强使孩子过多的学习、读书,硬性灌输他们无法接受的大量智识,还要求子女掌握技能,参加各种业务培训班,什么英语班、电脑班、舞蹈班……家长强行剥夺孩子们的休息时间和游戏权利,不让他们参加集体活动。孩子只知道一味的学习,有做不完的习题,有读不完的英文单词,有练不完的钢琴曲子。家长这样强行要求其结果是剥夺了孩子童年的欢乐,引起孩子心理上的脆弱和紧张,反而扼杀了孩子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妨碍了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在此对家长们说“还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

生活劳动习惯: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通常见到这一种现象。许多小学生,上学路上,看到奶奶为她背着书包。放学时爷爷为他撑着伞。在家时,衣服脏了扔给妈妈,洗头、洗澡吊爸爸。这位学生在生活中锁事让家长都代劳了。试问:“这样的做法会造成怎样的结果?”许多家长为了博得孩子一时的欢乐而对他们百依百顺,使他们变得“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照此下去,孩子依赖家庭,不能独立,一件简单的小事都不会做,动手能力差,实践经验淡薄。家长应该有意识地培养他们自理生活的习惯和技能,引导他们参加简单的劳动,如整理自己的书包、房间,学会做一些家务活,扫地、收拾碗筷等等,使他们在自理生活和参加简单劳动的过程中发展独立性、责任感和意志力,让孩子懂得“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让他们珍惜自己的劳动和尊重他人的劳动。家长要指导孩子合理饮食,精心安排营养丰富的早餐,少吃方便面、汉堡包、饮料等不健康的食品。

家长们在教育子女时一定要掌握教育子女的知识和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自身的修养和家庭教育水平,调动参与学校教育的积极性,主动配合学校教育。在学校孩子接受较多的是理论知识,实践的机会多在家庭中。家长们一定要积极配合督促,做好老师的辅助工作。在学校孩子听了雷锋从小艰苦朴素、助人为乐的故事,立志做一个他那样的人。回到家发现衣服破了一个小口,家长对他说“扔了吧,明天重新买件新的。”在公共汽车上看到一位残疾老人,刚想起身让座,家长拉住他,骂他傻孙子。日久天长,孩子心目中树立的榜样消失了。从此,变得自私、孤傲、难以和别人相处。在教育孩子中,家长们必须与教师一致安排和要求,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

孩子在小学高年级进入心理学称为的“第二反抗期”。这一时期的孩子独立意识很强而家长简单地阻止孩子的行为及想法,易造成亲子冲突。经常责备孩子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家长和孩子之间出现“代沟”的最主要原因是缺少平等对话。面对有逆反心理的孩子,家长要反思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方法,营造民主的家庭氛围,要尊重孩子的想法,要善于发现和支持孩子的正确行为。家长无论工作多忙,都应抽出时间与孩子沟通,并善于从中发现孩子的进步与成长,哪怕是一个亲切的爱抚、一句鼓励的话语,都会激发孩子的上进心。合格的家长,应该对孩子既有欣赏激励、又有批评教育。

最后,把握几个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机

1、新学期开学时;

2、孩子享受成功的喜悦时;

3、孩子受到委屈时;

4、老师来访时;

5、孩子有困难或遭遇失败时。 

苏霍姆林斯基说:父亲和母亲是如同教师一样的教育者,他们不亚于教师。

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没有父母的爱,所培养出来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说明了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为了教育出优秀的子女,望我们的家庭教育更上一层台阶。愿天下孩子都能在教育中健康快乐成长。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1255号    苏ICP备17028899号-2  
版权所有:宜兴市教育局     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       技术运营支持: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