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教育云

宜兴市进修幼儿园

>学校首页>教育科研>教育随笔>内容详情

浅谈科学活动设计的思考

发布时间: 2021-11-02 09:55 发布单位: 宜兴市进修幼儿园 浏览量: 2964 【公开】

    浅谈科学活动设计的思考

宜兴市进修幼儿园 朱甜雨

    摘要:融合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反思科学活动设计,从活动选择、设计、准备、提问多个环节感知科学教育源于幼儿生活,师幼的科学探索过程皆由“行”中获得“知”。从而促进教育者从幼儿角度出发创新科学教育以实现幼儿活动价值。

    关键词:科学活动;陶行知;生活;实践


行是知之始,重知必先重行,有的勇气才有的收获。学前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教育者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不应为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幼儿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反思科学活动的设计深知孩子经验的获得重于幼儿自主探索实践的过程。幼儿作为科学活动的主体,在教育者适时的引导与支持下逐步进行大胆猜想,以多次亲身实践发现现象与联系,证明猜想的正确与否等等“行”之过程,从而得以“知”之收获。知识的传授易忘,经验的获得终身难忘

    一、内容选择从幼儿生活中来

陶行知先生而言“生活即教育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我长高了”“哈哈哈哈镜子里的你好奇怪”“你怎么变胖了呀!”……幼儿园一角摆放着不同的哈哈镜,总能吸引经过的孩子驻足,时不时传来有趣的童言童语和欢快的笑声。镜子对于儿童来说有着未知的、无穷的吸引力。孩子们喜欢照镜子,对于镜子里能出现一个一模一样的自己感觉很神奇;孩子们喜欢玩镜子,发现镜子迎光照在墙上会有一道“彩虹”;孩子们喜欢观察镜子,发现多面镜子照物品,每面镜子里会出现许多个一样的物品……由此可见科学教育来源于生活,迸发于幼儿的好奇心之中。

幼儿初始兴趣的萌发是探究的起点和教育的前提,老师通过对幼儿活动兴趣点的及时捕捉,引导幼儿由浅入深的探索观察。幼儿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好奇心是幼儿内在生命本质的展现,正是好奇心驱使着幼儿去探索科学领域的探究和学习有着鲜明体现,可以说好奇心和兴趣是幼儿主动进行科学探究和学习的基本前提。再者从幼儿初始兴趣点出发,儿童充分明晰自己的想法,主动全面的开始比因老师介入被动迷茫的开展更具有积极性。在科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幼儿会带着问题去观察实验和操作记录,从头至尾贯穿性地参与其中,获得新发现或者改变起初不一样的认知。

    二、活动设计循幼儿发展水平

    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因为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在科学探究能力方面会呈现阶段性的差异,甚至相同年龄段的幼儿之间也会存在横向差异,所以教师在设计科学活动时应提前充分了解幼儿原有经验,从幼儿实际发展水平出发。

笔者在开展大班科学教育活动前期,以幼儿感兴趣的镜子作为科学探索方向,再从镜子延展开的科学学习方面确定细致的活动内容时,因为对于活动开展所面对的教育对象——大班幼儿实际发展水平并不掌握,所以平面镜成像、神奇的万花筒等等多种活动的选择琢磨不定。在通过提前与班级幼儿的调查了解和老师的交流沟通得知,该班幼儿虽然对于镜子的探究欲望很强烈,但只有个别幼儿知道镜面成像等相关知识。笔者在了解教育对象的基本情况后及时调整,从镜面成像的基础科学知识着手,帮助幼儿初步系统地探索镜面成像和镜子摆放位置的关系,对镜面成像现象产生乐趣。为后期深入探索三棱镜、凹凸镜等等做铺垫。

    三、活动准备老师掌握知识及实验演练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老师充分的活动准备是对幼儿的学习负责任的一种行为。科学活动注重科学知识的严谨性,因此为了确保幼儿科学探索的顺利进行,教师在活动组织前必须详细了解所开展科学活动会涉及的相关知识或者发现,丰富自身的科学知识,保证教师所教给幼儿的知识是正确严谨的。

其次为幼儿准备的每一份科学实验材料,教师都要依次进行提前的操作实验并及时调整,减少因操作材料的外部原因造成的实验误差。例如:笔者在准备《镜子里的秘密》科学教育活动时,活动材料的制作也是从适合幼儿及活动主要目标等多方面综合考虑进行设计。笔者在设计镜子尺寸的大小时,是经过与适宜大小的物品进行多次成像实验才得以确定,紧接着镜子后方支撑物的角度固定也是在保证镜子能处于垂直位置的前提下,将两块方形乐高积木叠放粘贴于镜子后方等等。与此同时,教师需要反复演练实验过程,便于预见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幼儿具有直觉行动、具体形象等思维特点教师在幼儿科学活动中能有意识地运用一些具体、形象的外在手段,帮助孩子进行观察、比较与分析,就能够为幼儿的科学探究提供有力支持。因为记录是科学研究和探索的重要步骤,所以记录表就是幼儿科学活动中常见的“外在手段”,幼儿在经历各种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中,以各自独特的思维方式记录下来的实验结果。在集体交流分享时,幼儿展现记录表的同时也是更好地帮助自身进行发现对比以及分享交流。因此教师需要根据科学活动环节选择是否需要记录表,根据幼儿记录能力的发展进行记录表的设计。例如:根据了解笔者开展在科学活动《镜子里的秘密》的班级已经具备用图画或者其他符号进行记录的先前经验,所以我选择使用记录表帮助幼儿进行及时的实验记录。笔者还设计了一张总记录表,由老师记录幼儿们实验结果的分享发现,引导幼儿从横纵向维度观察比较实验中的联系,尝试自主总结科学原理。

    四、活动提问驱动幼儿的自主探究。

 由于幼儿主要是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的方式进行学习,传统的以讲授形式灌输知识的方式显然不适于幼儿的学习正如陶行知先生所推行的“行是知之始,重知必先重行”,“有行的勇气才有知的收获”。因此,现代科学教育强调以幼儿的探究为核心。探究式学习强调以问题为驱动。提问是幼儿教师使用最多的一种教学策略,提问的主要功能是通过提出问题引起幼儿积极思考,引导其逐步进行探索。教师的有效提问是引领幼儿不断深入探索的重要保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观察幼儿的反应、倾听幼儿的回答,洞悉幼儿非预期行为背后的原因,接着教师会以直接提问的方式,激发幼儿在关键问题上的思考,自主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验活动的对话中,教师提问幼儿接下来你想怎么摆放镜子?然后“反馈”幼儿的回答,再继续提问,通过循序渐进地使用“提问”策略,推动幼儿积极思考,激发幼儿通过思考自主感知分析蕴藏在事物之间的规律。

 在探究过程中,教师扮演的角色是陪伴者、支持者、引导者,而幼儿则是实验的主导者和享受者。受人之鱼不如授人以”,相较于直接告诉幼儿知识或答案,不如让幼儿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很好地激发幼儿的科学思维。因此,在以后的教育活动中我们可以多向幼儿提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问题,以鼓励幼儿主动探究。帮助幼儿独立、自主地完成任务,从而实现其学习与发展。

 其次提问的开放性程度对幼儿思维的启发性程度不同。一种是封闭式、启发性低的提问,不太需要幼儿多加思考就可以做出的是非回答,主要用来调动幼儿的活动情绪。如这样做对不对?“你们想不想试试?”等。第二种是封闭式、启发性高的提问,正确答案只有一个,但幼儿需要思考实践后会寻找到答案。如镜子里的秘密中教师问:镜子面对面摆放还是手拉手摆放照到的蜡笔最多?”。第三种是开放、启发性高的提问,答案没有正确与否,主要是为了调动幼儿的思维。如镜子里还有什么秘密?镜子在生活中还有什么用处?等问题,教师做记录,为幼儿接下来的探究奠定了基础。

 科学活动并非一定要教给孩子一个知识点或使之明白一个科学原理,教师应从儿童本位的角度出发,选择能够唤醒及发展幼儿原有经验的事物。我们需要尊重幼儿思想,选择幼儿所能适用的方式进行探究,促进与发展幼儿的原有经验。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在生活中教法、学法、做法是不可分割的。反观整个科学活动从起源到结束,教师的教和幼儿的探索实践都融合于一体,缺一不可,且都来源于做法,统一于做法。结合学习及观察研究,现代教师们的教育方式大部分从传统的“传输科学知识”转变到“探究和解决问题”上,非常注重实践探究能力的培养。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我们要教人,不但要教人知其然,而且要教人知其所以然。”身为教育者更要深知教人之前先教己,师幼共同从做先行,从做中学,从做中知。以这般科学情感态度、科学品质支持促进幼儿科学教育的有效发展。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1255号    苏ICP备17028899号-2  
版权所有:宜兴市教育局     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       技术运营支持: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