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教育云

宜兴市陶都小学

>学校首页>教师园地>教师文章>内容详情

“双减”背景下小学家庭教育指导的思考与实践

发布时间: 2023-11-22 14:18 发布单位: 宜兴市陶都小学 浏览量: 2306 【公开】

   

宜兴市陶都小学  陈佳

“双减”政策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立德树人的核心使命,以推动儿童和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家庭教育促进法”和“双减”的政令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它们不仅为“减出来”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持,而且也为“双减”提供了有效的指导,从而使孩子们能够更好地利用时间,发挥出最大的潜力。因此,在“双减”背景下,我们要建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选择合适的家庭教育模式,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一、“双减”政策背后家庭教育面临的转变

(一)转变以成绩导向的功利化教育

    以往传统教育的功利化倾向突出,家庭教育大多关注学生的单方面的学业成绩,仅仅将家庭教育落实为简单的辅导功课或批改作业等,使得家庭教育成为学校育人的重复和延伸,淡化了家庭教育最基本的德育作用。长远来看,不利于青少年的全方面立体式发展。家长只有充分理解家庭教育的含义和作用,带着全面发展的眼光,利用亲子生活中的教育机会,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家庭生活教育。时代的进步,家庭教育更要更新发展,家长应该主动学习,积极改变。

(二)营造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

    家庭教育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家长要营造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让青少年在科学民主的环境中学习知识、增长技能。以往传统教育中,家庭教育的重心逐渐落脚在孩子的学习辅导和作业监督等方面,家长日常的陪伴和沟通也大多围绕孩子的学业成绩展开。各门作业及课外辅导把青少年的休息、活动时间塞得满满当当,青少年的各项心理需求不能从家庭中获得。因此,家长应充分认识到“双减”政策中呼吁的家庭教育的本质,即生活教育。关注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更重要的是关注孩子的精神需求,保障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让生活教育在良好的家庭关系、丰富多样的家庭活动中展开,让青少年健康成长。

(三)家校合作,密切家庭教育情感维系

以往传统教育中,部分家长由于历史和地理等因素的制约,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很多家长的教育管理观念较为落后,没有时间、精力投入孩子的家庭教育之中,或认为学校教育是青少年受教育的最主要的途径,学校理所应当承担教育最主要的责任,却没能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深远影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无法密切合作。孩子在学校好不容易养成的良好习惯,回家后又放松了,行为习惯和心理健康状况堪忧。新形势下,家长要切实做好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通力协作。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向着同一方向和目标鼎力前进,通力合作,互相影响,互相作用,有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双减”背景下提升小学家庭教育的重点任务

(一)树立科学家庭教育理念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家长应该发挥教育的主体作用,转变将教育完全推给学校或社会的错误观点,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首先家长或师长要树立全面发展的成才观,明确教育目的,不能一味的追逐成绩或奖项,对孩子发展的要有合理的期望。学业成绩只是作为选拔的标准,不是硬性规定,更不是评判孩子与否优秀的绝对界定。孩子发展具有差异性和特殊性,作为家长应该给予充分尊重和理解。在家庭教育中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和审美追求,培养青少年良好的学习习惯,根据青少年的特点扬长避短,增强青少年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能力。其次家长们应树立民主平等的观念,调整教育心态,爱是家庭教育的首要条件,爱也是家庭教育中最具力量的因素。在民主、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中开展家庭教育,是家庭教育成功的先决条件。

(二)创设丰富多彩的家庭生活

家庭教育即生活教育,它是亲子生活的自然导向。家庭教育指导应在丰富多样的家庭活动中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首要条件是引导家长重视家庭建设,树立良好的家风,为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家长应经常学习,增长教育智慧,利用生活细节给青少年起到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其次,引导家长充分认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加强书本知识给孩子带来的实践体验。一是激励孩子自觉主动的参与到劳动中去;二是要营造爱动手动脑的良好家风,通过家长的言传身教引导孩子自觉参与到的自己能做的家务劳动中,培养孩子合理的劳动价值观念,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培养孩子养成吃苦耐劳、热爱生活的个人品质和生活习惯。三是引导家长为孩子创建丰富多彩的家庭生活。除了学科布置的笔头作业以外,学校可以安排一些亲子合作完成的劳动作业,比如,和家长一起观察植物生长,完成几天的植物生长日记,或者利用废弃家庭用品做出环保好用的服装秀等。通过这些亲子合作的机会促进家庭关系。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应秉承以生活为中心的观念,将家庭教育真正融于生活之中,充分利用家庭日常培养孩子身心健康、家庭责任感和爱国情操,促进孩子德智体美劳的全全面和谐发展。

(三)依据儿童成长规律,重视儿童身心健康

随着时代进步,孩子心理健康问题已逐渐成为教育的重要环节,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以及应对孩子心理问题的技能是家长们必不可少所要掌握的。在“双减”背景下,引导家长尊重儿童的成长规律,面对儿童不同的生长阶段开展家庭教育,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一是家庭教育指导要帮助家长掌握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特点和教育规律。目前的信息社会下,青少年在密集的数据下的心理发展往往停滞于事物表面,家长应当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根据其不同发展阶段的成长需求,帮助孩子有所倾向性的学习,即使调整教育方向,给予家庭教育向着更具理性、更为科学的方向发展。二是引导家长树立民主型家庭教育理念,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引导家长在与孩子的日常交流中,充分给予孩子独立人格发展的权利,注重互相理解的沟通方式;再是引导家长对孩子发展阶段的及时关注,要主动问询、细心倾听孩子的实时内心想法,合理疏导孩子的内心深处想法,将孩子引领到符合情理的解决问题办法中去,让孩子具有健康机智的待人接物关系处理能力,才能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四)家校协作,提升家庭教育能力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家庭教育要与学校教育密切联系与通力协作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首先,要加强家长对于家校协作、共同成长这一教育方法的意义和作用的了解,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到学校教育中去。家长可以组织并参加学校各项活动中去,也可以参与到学校的管理领导中去。家长通过多样的教育活动参与到家校共育中。如学校可尝试开展各种活动以增强家长对学生及班级活动的了解,如开展家长体验活动,即让家长尝试以班主任的身份体验教师一天的工作,诸如早读、备课、授课、课间操、参加会议、批阅作业、处理学生违纪违规或各种突发事件、联系家长、接送学生等,在这种真实的经历过程中感受班主任工作的付出和不易,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配合班主任后期的各项工作;班主任或任课教师也可以通过线下家访,更加熟悉和掌握学生的生活和家庭状况,从而更加准确地了解和把握学生的性格和身心需要,有助于其在教学中采取更具 针对性的引导或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 。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利用家长在家校共育中的主体作用,鼓励有条件的家长为学校提供各类教育资源或积极承担学校的志愿服务活动。也可以发挥家长的专业优势,邀请从事不同领域行业的家长走进课堂,为学生打造丰富多元的课堂体验,通力协助保障学生的全面发展。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1255号    苏ICP备17028899号-2  
版权所有:宜兴市教育局     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       技术运营支持: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